SC∕T 7208.1-2007 牡蛎拍琴虫病诊断规程 第1部分:巯基乙酸盐培养诊断法(水产)

ID

3A952A2873AB4F21B6CDC76C4C00B6E6

文件大小(MB)

0.65

页数:

5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1-12-2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30,B 4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T 7208.1一2007,牡航拍琴虫病诊断规程,第1 部分:疏基乙酸盐培养诊断法,Diagn.ωtic Proωcols for Perkinsωis of Shellfish一,Part 1: Method by Culture in Thioglycollate Medium,2007-06-14 发布2∞7 -ω -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前τ』,自,SC/ T 7208 (牡筋拍琴虫病诊断规程》分为两个部分:,一一第1 部分:藐基乙酸盐培养诊断法;,一一第2 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本部分为SC/ T 7208 的第1 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CIT 7208. 1-2007,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冰、黄健、陈爱平、江育林、王崇明、王秀华、魏琦、刘莉,I,SCIT 7208. 1-2007,牡蠕拍琴虫病诊断规程,第1 部分:琉基乙酸盐培养诊断法,1 范固,SC/ T 7208 的本部分规定了牡蜻拍琴虫病就基乙酸盐培养诊断法的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操作步骤和结果判定,本部分适用于对牡蜻、鲍及其他贝类海水拍琴虫( Per-kinsus marinus)病的普查和初步诊断,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SC/ T 7205.1-2007 牡妨包纳米虫病诊断规程第1 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3 原理,3. 1 牡蟠拍琴虫及其病理学特征,拍琴虫病(Perkinsosis)是由顶复体门(Api∞mp!exa)拍琴虫属(Perki田国)的海水拍琴虫和奥尔森拍,琴虫感染所致的海洋软体动物疾病,拍琴虫在宿主组织中寄生发育。在结缔组织中可找出未成熟期、"印环"期和"玫瑰形"朔的各期虫,体,奥尔森拍琴虫的增殖使结缔组织和上皮细胞崩解,导致贝体弱,有时可见版肿。受感染鲍( Haliotis,spp. )的腹足和外套膜上可见到j直径达8mm 的旅瘤,可引起鲍死亡。贞洁巨牡妨( CrasSOJt~曲vzrgtnzca),感染海水拍琴虫后消化腺发白、贝壳张口、外套膜回缩、性腺发育迟缓、生长停滞,有时出现脉肿,病,妨极度衰弱。贞洁巨牡断亲本受感染后死亡率高达95% ,拍琴虫(Per-kinsus spp.) 的增殖与水温相关,水温高于20' C 易于发病。其感染期是双鞭毛游动抱,子,进入宿主组织后就发育成营养体,营养体在宿主中不断通过二分裂方式繁殖,海水拍琴虫感染通常是全身性的。奥尔森拍琴虫感染则常发生在鲍腹足和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在宿主各器官的结缔组织中都可观察到未成熟期、"印环"朔和"玫瑰形"期的寄生虫体。其中,未成熟期,的营养体可包括子粘变体(meront) 、裂殖子( mero.皿ite) 或者静抱子( ap!anospore) (直径2 严到- 3 阳时,"印环"期(‘ signet-dng-stag田)可包括成熟的营养体、子粘变体、裂殖子或静抱子(直径3μ.m - 1O μm ) 寄,生虫抱体内含有一个大的偏心空泡,"玫瑰形"期( ' rosett白'st略目)可包括分裂前体( tomont ) 、袍子囊,(spora鸣iwn)或含有2 、4 , 8 、16 或32 个正在发育的滋养体的裂殖体(schiwnt)(直径4μm - 15μm ) ,3 .2 技术原理,通过光镜观察琉基乙酸盐培养基培养后经卢戈氏( Lugo!'s)碗液染色的拍琴虫虫体及休眠抱子的形,态,从而初步诊断被检样品是否感染拍琴虫,4 试剂和材料,4. 1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馆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4 .2 流基乙酸盐培养基按附录A 的规定,l,SCIT 7208 . 1-2007,4.3 混合抗生素按附录A 的规定,4.4 卢戈氏碗液按附录A 的规定,5 仪棉设备,5. 1 培养箱:20'C - 25 'C ,5.2 显微镜:带高倍镜(40 X ) 和泊镜(100 X ) ,5.3 灭菌二角烧瓶(250 mL) ,5.4 灭菌棉塞,5.5 载玻片,5 . 6 盖玻片,5.7 解剖刀,5.8 手术剪,5 . 9 银子,5.10 滴管,6 操作步骤,6. 1 样品的采集按SC/T 7205. 1-2007 (牡妨包纳米虫病诊断规程第1 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附录B 执行,6.2 取活体样品,剪取大小为5mm x lO nun 的组织块(牡蜘选取直肠,鲍选取足肌或外套膜) ,立即放,入加有混合抗生素的液体就基乙酸盐培养基中, 22'C - 25'C下避光培养4d-7d,6.3 培养后收集组织碎片,置于5 倍稀释的卢戈氏硕液中10 mino,6.4 将组织碎片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镜检,7 结果判定,7.1 培养后,寄生虫虫体的大小从3 四n- lO μm 增大到70 阳n - 250 严n。拍琴虫的休眠抱子呈球形,其细胞壁被卢戈氏腆液染成蓝色或蓝黑色,7.2 诊断结果可疑时,补充组织病理学诊断法进行结果确认,2,SC/ T 7208. 1-2007……

……